亲受《尚书》乙庵叟,共尊圣祖海藏楼。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
西本省三挽诗。清代。郑孝胥。亲受《尚书》乙庵叟,共尊圣祖海藏楼。商量志业春秋在,欲仗先生诉九幽。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和因格非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王之道。青山如我约,终日对柴门。学道未忘念,怀君空断魂。时来当有用,事往置无论。反覆新诗读,谁知老眼昏。
精卫衔石填海。宋代。林希逸。精卫谁家女,悲鸣苦自怜。石知衔不尽,海有恨难填。妾父曾为帝,禽言自诉天。磷磷空尔啄,渺渺浩无边。志有愚公似,冤同杜宇传。扬尘终可待,且伴羽衣仙。
见白发有感。明代。熊卓。四十年馀添白发,却因头白忆青春。初缘愁病斑斑出,自落风尘种种新。已讶入梳纷满面,每于临镜一伤神。官途役役羞看汝,勋业犹惭报主身。
寄怀瑞凤纶分转。清代。丘逢甲。棨戟重临凤水湄,三年谁与共忧时。魏糔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富国祗今先煮海,才人从古例分司。湖山到处题名在,耿耿心应有石知。
深居。宋代。释文珦。湖海同流尽,深居独系匏。已全忘疏钞,变不事推敲。水石为清供,烟霞作澹交。随行一枝锡,高挂在松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