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昆仑儿。唐代。张籍。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十一 沃亭。明代。黎民表。红蕖冒绿水,秀色相凌乱。渔人刺艇来,恐斸荷根断。
贺新郎 闰五月五日金沙道中次刘后村韵。清代。陈维崧。浪阔骊珠吐。傍城河、依然游冶,水嬉消暑。前月葵榴还照眼,又见龙舟斗虎。何不唱、公乎无渡。两遍兰桡招不得,笑吴儿、枉费閒箫鼓。大鱼吼,撇波舞。骚人词客应相许。叹穷途、累如怜我,分予桂醑。不信握瑜怀瑾者,犹羡人间角黍。看万斛、天风正怒。此地良常连海馆,料神仙、也念忠魂苦。唤江水,捲今古。
桃源篇。明代。周瑛。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山中风俗何恬然,竹篱茆舍临平田。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慇勤问乡里。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初来夹岸皆桃花,再来赤壁横苍霞。千峰万壑不可辨,欲从何处寻人家。我闻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山人心事閒于鸥,孰谓高风可强致。使君莫厌城市喧,浇醨朴醇各有根。机心不动争心息,武陵处处皆桃源。
沁园春 其十九 送伦彦群膳部道旧。明代。夏言。白玉阶前,黄金殿侧,多士充庭。爱贾谊敷陈,经纶蕴藉,董生条对,礼乐纵横。老子当时,已曾括目,识尔文章有法程。果然是,家传夙学,海内知名。拜官远别神京。有恋恋、相知一日情。想蹑屐钟陵,看山力健,连床伯氏,梦草诗清。旧里柴门,新开竹径,得子相过眼倍明。春夜宴,爱芳园桃李,把酒频倾。
寄季长弟山南。元代。周伯琦。喜闻令弟宦荆襄,閒幕悠悠日正长。泽国波寒兰芷秀,渚宫风细芰荷香。唐虞治世难遭际,羊杜高名要踵芳。留后石渠惭懒拙,脊令原上重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