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对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珰。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
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少年行。唐代。张籍。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对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珰。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凤凰台上忆吹箫。清代。陈去病。碧玉身材,破瓜年纪,照人眼底真明。况司书捧砚,会理瑶筝。不是随春憨态,圆午梦一味娇嗔。还应似、樱桃杨柳,蛮素风情。凄清。恰才相值,这秋半团栾,明月如钲。岂吴刚仙窟,七宝珑玲。自有嫦娥灵药,烦玉兔、捣彻琼英。浑无那,裴航市上,杆臼空寻。
百香诗 其九十五 牧。元代。郭居敬。自裁竹笛取宫商,牛背闲吹过夕阳。几度草坡春梦觉,满身带得野花香。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五代。冯延巳。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人远。花叶脱霜红,流莺残月中。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消香,梦随寒漏长。
游南岳 其四。明代。区大相。弱龄访名山,久怀南岳游。于心有夙好,宁惮道阻修。嘉惠在行役,兼得历深幽。远从荆郢国,来涉潇湘流。阳台雨初霁,祝融云亦收。丹宫丽白日,碧树悬清秋。登高览大荒,四顾尽九州。回首叫虞帝,浩荡苍梧愁。箫韶久不作,凤鸟鸣相求。我欲跨此鸟,东访蓬莱丘。惜哉时未遇,敛策独夷犹。
寄示师文妷。元代。贡奎。川明山秀草花馥,气连郁仪回地轴。晴岚宿霭屯氤氲,石根飞泉迸寒玉。此中缥缈仙人居,楼观金碧绕翠竹。我来曾住才七日,回首人间白云速。飘摇金衣鹤双飞,白玉童吹紫鸾曲。天声忽远奈别何,青山送人秋思多。作诗寄女仍自歌,梅花零落雪吹尽,愿拾瑶草山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