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送从弟删东归。唐代。张籍。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 其一。明代。袁宏道。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宋代。刘宰。入腊甫目兹,得雪殊不晚。凝寒祛厉气,积润滋麦本。清兴浩无极,步屐忘足蹇。扣门呼石交,颈缩语犹謇。挟携事登眺,南去还北及。所向游目碍,窘若虎就圈。归来漫塘上,四望与天远。蓑重渔舟归,烟横樵舍饭。棱层敞瑶池,璨烂开琼苑。玉龙拥寒城,银海迷叠巘。颇喜漫翁贫,览富逾北阮。呼儿具杯酌,采掇翻蔬畹。不辞多酌我,自愧饮河鼹。少焉敛夕氛,桂魄争婉婉。翻思造化工,舒卷意难忖。方其险风壮,一噫万象偃。聚将薮泽平,散欲天壤混。端疑冰山固,可但拳石狠。及其遂离析,去去不可挽。日月丽太清,草木被馀煖。区分镜出匣,涣散渠决堰。向来天壤间,了不计僧损。呼吸一气尔,人当解兹悃。恭惟圣明君,尤民中缱绻。方冬祈瑞应,此足慰勤垦。贵瑞不贵多,真宰亦知撙。公等调元手,圣世须补衮。未应事閒旷,崖壑惯栖遯。我智拙于鸠,一枝聊自稳。但喜占丰年,努力务耕垦。
衢州杂兴二首 其一。宋代。叶适。玉研朱兮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绥辔临。
咏七宝扇诗。南北朝。丘巨源。妙缟贵东夏,巧技出吴闉。裁状白玉璧,缝似明月轮。表里缕七宝,中衔骇鸡珍。画作景山树,图为河洛神。来延挥握玩,入与镮钏亲。生风长袖际,晞华红粉津。拂盻迎娇意,隐映含歌人。时移务忘故,节改竞存新。卷情随象簟,舒心谢锦茵。厌歇何足道,敬哉先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