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别离感中怀,乃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
平地施道路,车马往不复。空知为良田,秋望禾黍熟。
端居无俦侣,日夜祷耳目。立身难自觉,常恐忧与辱。
穷贱无闲暇,疾痛多嗜欲。我思携手人,逍遥任心腹。
怀友。唐代。张籍。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别离感中怀,乃为我桎梏。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平地施道路,车马往不复。空知为良田,秋望禾黍熟。端居无俦侣,日夜祷耳目。立身难自觉,常恐忧与辱。穷贱无闲暇,疾痛多嗜欲。我思携手人,逍遥任心腹。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江西道院。宋代。朱晞颜。神仙荒诞不可推,独馀清净为吾师。盖公堂上日初永,吏舍群饮相恣睢。治平不挠俗自化,尧舜垂拱称无为。一从相国去汉室,此道汨没谁人知。筠江江上有故宅,丹气纳烂霞争辉。相传八百驻笙鹤,碧落有路通岩扉。我来历览拭遗扁,华屋突兀争翚飞。信知上界足官府,堂庑深静行逶迤。列曹简重喧竞息,未必吾气为居移。使君知理过伯始,坐看千里春熙熙。
朱信叔洛阳人往佐长安省幕。宋代。家铉翁。洛阳中州中,长安中州雄。大山巨泽九土镇,三光五岳淑景通。君居洛南雅是温石辈,今佐大幕全护咸秦冲。高怀颇堪陪坐啸,逸气直上干青空。筹帷暇日频访古,溪山好处须从容。秦宫汉苑久已成陈迹,寒烟茂树倏忽迷西东。车邻激壮满汧渭,周雅博大基镐丰。请君收取入笔砚,可以陶写诗书胸。由秦而西是为入蜀道,乘兴一登岷峨矗天峰。我家正住岷峨下,定有乡人故老诹衰踪。为言仗节瀛海上,齿发衰谢气如虹。
过子陵钓台。明代。张家玉。严子滩头钓鱼处,一蓑白云一竿雨。当初羡尔高蹈时,手卷丝纶入烟渚。何期文叔来南阳,吐出子陵姓字香。只今汉室已如此,奚嫌蚤出相为理。
满江红。元代。周权。独酌新丰,任疏放、从人不识。还只是、旧时把酒,秋风狂客。颠倒天吴归短褐,风涛岁月头将白。笑平生、尽有气如虹,难教屈。也不学,悲弹铗。也不作,谭扪虱。共梅花心事,岁寒冰雪。眼底山川徒历遍,胸中史记无雄笔。合归来、依旧饭吾牛,歌明月。
淮阴侯庙。元代。陈孚。汉家罗网政高张,谁有勋名纪太常。戏尔筑坛呼大将,危乎操印立真王。烟中草木疑残帜,沙上风涛忆故囊。钟室千年君莫怨,未央宫殿已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