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山东声价远,曾将顺策佐嫖姚。赋来诗句无闲语,
老去官班未在朝。身屈只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
独从书阁归时晚,春水渠边看柳条。
赠王秘书。唐代。张籍。早在山东声价远,曾将顺策佐嫖姚。赋来诗句无闲语,老去官班未在朝。身屈只闻词客说,家贫多见野僧招。独从书阁归时晚,春水渠边看柳条。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送僧南归。唐代。戴叔伦。兵尘犹澒洞,僧舍亦征求。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
自儆。宋代。陆游。牛解谨藏刀,羊亡密补牢。达人忧禄厚,奇祸出名高。所要怀全璧,宁当耻縕袍?世间俱癣疥,何事苦爬搔?
七夕集覃溪学士家观祈巧图或以为唐张萱笔也。清代。姚鼐。骊山秋树围宫殿,列屋同居异欢宴。人人七夕望牵牛,岁岁秋风落团扇。渭南渭北明河光,张生腕底风露凉。定知纨袖停针后,金井殒梧听漏长。玉貌绮罗天宝末,霜霰未深炎已夺。宫中儿女为情死,墙外书生筹国活。烧烛披图又一时,夜深题作女郎诗。青天纤月长如此,巧拙人閒那得知。
幽居书怀六首 其六。宋代。葛胜仲。清时鸳鹭正充庭,何事抽簪喜退耕。百步穿杨防偶蹶,一卮赏画保先成。獭皮冠小随时用,猪鼻车低取意行。官柳野梅春意动,莫教诗酒负平生。
秋莲。明代。冯琦。坐对芙蓉沼,行歌棠棣吟。相依香漠漠,独立影沉沉。人自怜芳艳,谁当识苦心。秋风渐萧索,结子已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