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心寺,萧萧树石佳。高人留别院,幽意满空斋。
松偃新移路,渊临欲堕厓。五年才一过,回首为兴怀。
游清心寺。元代。曹文晦。夏日清心寺,萧萧树石佳。高人留别院,幽意满空斋。松偃新移路,渊临欲堕厓。五年才一过,回首为兴怀。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曹文晦。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纪事 其二。明代。徐熥。纷纷兵甲满中原,市井萧条有几村。总为琼林伤地脉,非贪宝气凿云根。中涓数献便宜策,丁壮难招恸哭魂。辛苦西台姚柱史,画图空自叩天阍。
晚投大云峰二首。宋代。李弥逊。高树风生晚径秋,平沙无日下凫鸥。野航邀月渡溪北,古寺僧归钟殷楼。
吴中送僧。宋代。唐肃。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石牧之。越绝江东第一州,邦人相庆得贤侯。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去醉湖山无贺老,坐吟风月揖浮丘。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
孙隐居春洲图 其二。元代。宋褧。幅巾野服楚江干,胸次云梦眼界宽。久矣忘机对鸥鸟,不须遮日望长安。
鳌顶云峰。明代。李孙宸。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大壑之下深无底。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仙山万仞表灵胜,峰峦奇绝非人境。丹炉一秘几千秋,时出白云相掩映。中有仙人学驻颜,曾为云云施人寰。鳌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归故山。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丹枫白云几起忽。西母时传周穆谣,居人但解自怡悦。白云岁岁自鳌峰,圣朝何用侈登封。老相未教云卧稳,更看风雨促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