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知安住,沾襟欲奈何。朝廷犹礼乐,郡邑忍干戈。
华马凭谁问,胡尘自此多。因思汉明帝,中夜忆廉颇。
遁迹。唐代。罗隐。遁迹知安住,沾襟欲奈何。朝廷犹礼乐,郡邑忍干戈。华马凭谁问,胡尘自此多。因思汉明帝,中夜忆廉颇。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风中柳 春闺。清代。徐灿。春到眉端,还怕愁无著处。问年华、为谁为主。怨香零粉,待春来怜护。被东风、霎时吹去。日望南云,难道梦归无据。遍天涯、乱红如许。丝丝垂柳,带恨舒千缕。者番又、一帘梅雨。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五祖。宋代。黄裳。无生无种菩提就,非佛非心混沌成。欲说性空何处觅,可怜禅律谩相争。
题德清教场亭。宋代。张祁。浩荡秋光里,扁舟过德清。楼台占山影,鹅鸭乱溪声。小饮经年别,清歌一邑惊。娟娟照人月,还忆谢宣城。
齐天乐 钱尔斐过访。明代。曹溶。晚登虚阁徘徊遍,孤怀饯秋偏早。古渡兰桡,平皋玉辔,零谢和谁知道。横塘百里,梦青雨低迷,紫烟斜抱。勤寄鳞书,相思相见尚嫌少。云林终是念旧,顿携花买酒,披襟天表。拂剑馀年,枕流僻巷,床上尘埃难扫。留君不了。约此后春嬉,莫辜芳草。笑指琼花,壑中人未老。
百年有几相逢日,一别重来十二年。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
长江浪击轰云炮,绝漠寒深大窖毡。公正南归吾北上,欲论近事恨无缘。
十月十九日至沪初随何大臣如璋使日本即于是日由上海东渡今十二年矣。清代。黄遵宪。百年有几相逢日,一别重来十二年。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长江浪击轰云炮,绝漠寒深大窖毡。公正南归吾北上,欲论近事恨无缘。
沧州铁狮子歌用韵。清代。刘堮。寻常刻石非不伟,门外屹立如郁垒。年深不免有缺坏,一笑摩挲凭蓟子。似此顽铁多岁年,似以无用终其天。彫刻云根纵云巧,牙爪摧残绝可怜。理本如斯漫惆怅,一事一物有衰旺。君不见《伶官赞》里说庄宗,晚节何衰始何壮。忆昔歇马乘午凉,知有铁铸百兽王。古堞颓垣半禾黍,平沙细草眠牛羊。有物不动如被掳,又似天生在兹土。较量其寿定千年,亲见此城盈万户。休嫌黯淡无辉光,若为干镆真不祥。至刚必折本至理,丰城岂得终埋藏。受成不变岂非数,坐阅沧桑等朝暮。时有过客揽形状,讵逞雄威吓狐兔。昔常询诸博物家,此兽产处逾流沙。吼声一发震山谷,遍体火生如紫霞。画成见者皆惊叹,虽未即真思过半。以铁为之世更希,铸处光应上霄汉。遂令顽质发光彩,亦以难毁享遐算。问渠岁久何所为,春长藓花寒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