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馀。
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其二。唐代。罗隐。先生诀行日,曾奉数行书。意密寻难会,情深恨有馀。石桥春暖后,句漏药成初。珍重云兼鹤,从来不定居。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阻风还泊旧浦。宋代。陈舜俞。已作淹留计,行舻岂恨迟。却投前浦宿,还似始来时。寥泬鲈乡远,飘零鹤发悲。犹欣有隐者,度景覆残棋。
潭。宋代。苏轼。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
送吴隐岩自岩回潮。明代。贺一弘。隐迹龙岩数十秋,归心常挂凤城头。西桥杯酒今朝别,好向塘湖看白鸥。
慧山。宋代。顾逢。空山尘不到,白昼定僧禅。龙口一泓水,人间第二泉。殿高云气湿,屋断树阴连。张祜曾题品,唐碑尚俨然。
登黄榆岭。明代。王云凤。厚坤忽拥太行脊,上倚青天才一尺。地凝馀滓荡水痕,我忆乾坤始开辟。谁镌万朵玉芙蓉,苍壁丹崖太古色。雄根西与昆崙连,爽气东堪泰岳敌。上有夭矫之寒松,下有碨磊之怪石。瀑布直下三千丈,长虹偃蹇明珠掷。万壑晴看云气流,六月时有冰花积。幽龙往往涧底眠,一泓不动玻瓈碧。层峦回岫咫尺间,恍惚龙行失南北。仰窥嵰崄心骨惊,俯瞰谽谺毛发立。马蹄局蹐不敢驰,耸耳长鸣如有识。左右应接且徐步,一一异态看殊斁。嗟我平生爱肥遁,利名不治烟霞癖。见此喜极颠倒吟,安得长风驾两腋。摩挲绝顶纵双眸,一睹方圆天地窄。砧岩欲讨幽人居,白鹤时见飞来只。何日买田耕紫烟,閒看云霞朝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