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夏木繁。
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
溪含句曲清连底,酒贳馀杭渌满樽。
莫见时危便乘兴,人来何处不桃源。
送程尊师之晋陵。唐代。罗隐。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夏木繁。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溪含句曲清连底,酒贳馀杭渌满樽。莫见时危便乘兴,人来何处不桃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茅容。宋代。林同。鸡乃为母设,蔬惟与客同。贤哉茅季伟,误矣郭林宗。
舟中即事。宋代。吴可。四顾彭蠡湖,独知庐阜尊。叠嶂遍围绕,拱立犹儿孙。扶筇望瀑布,玉虹走只园。回步寻虚亭,余流漱瑶琨。三峡夸幽险,下有万雷喧。龙渊神物家,孰敢窥清浑。归来有余思,妙音传梦魂。易舟大孤傍,山川出笼樊。生平数佳士,欢然笑语温。殊乡爱远客,一见如弟昆。直有卜邻意,便拟营柴门。惜别屡往还,遗酒盈瓶盆。回首幽居云,忽作聚墨昏。冈峦互起伏,时为烟雾吞。遥知急雨来,坐看风水奔。浮家若漂泊,且系古柳根。晚来喜新霁,遥岑淡余痕。岸花自妍媚。始怪秋色繁。近沙群鹭惊,炯如积雪翻。林间问茅屋,欲与渔父言。想像翠霭中,疑有桃花源。津子请息肩,买醉溪上村。我亦睡篷底,辗转吟东屯。痛彼日月远,念此骨肉存。谁能致薪粲,庶几度寒暄。避秦岂本志,多病不复论。
次韵常元明西坑见寄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南来贼骑欲凌川,北岭人家自烧原。闻道西坑堪避地,拟寻鸡犬问桃源。
峨眉亭。近现代。吕皓。采石山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扰扰利名蚁慕膻,如公岂但酒称贤。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死生在我不在天,欲死得死岂其冤。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肩。
题王孟杨检讨鹡鸰图。明代。杨士奇。平生急难意,怅咏鹡鸰诗。绿水夫渠后,清秋独立时。王家好兄弟,对尔自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