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若无玷,花颜须及时。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
鸦鬟未成髻,鸾镜徒相知。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拟古意。唐代。于濆。白玉若无玷,花颜须及时。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鸦鬟未成髻,鸾镜徒相知。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于濆。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塘下。宋代。林千之。一片颓园生谷桑,惟馀小圃佔秋光。竹篱蔓引牵牛碧,野菜崇生苦藚黄。抱叶蝉瘖枯树冷,衔花鹿去古台荒。兴亡往往关天数,搔首踌躇对夕阳。
送黎遂球公车北上 其五。明代。谢长文。皇皇京洛,既旅既处。日月光华,晖鬘璿宇。圣人既作,曰尧与禹。子出而仕,为虎勿鼠。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亨泉。宋代。黄庭坚。水德通万物,发源会时亨。伏坎非心愿,成川且意行。栖迟林丘下,欲渥无尘缨。杖藜逢载酒,一瓢酌余清。
留别 其二。清代。吴性诚。我本迂疏旧楚狂,雪泥鸿爪印他乡。自惭不系苍生望,祇有冰心照此方。
送王民望使占城。明代。徐溥。炉烟袅袅蓬莱殿,天汉澄澄博士槎。玉节倚云承使命,金函绚日出皇家。成周礼乐仪文备,异域山川景物赊。从此恩光垂草木,早归辇毂候宣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