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
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甘棠道中。宋代。陈与义。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李少妇词。明代。崔庆昌。相公之孙铁城李,养得幽闺天质美。幽闺不出十七年,一朝嫁与梁家子。梁家之子鸾凤雏,珊瑚玉树交枝株。池上鸳鸯本成匹,园中蛱蝶何曾孤。丈夫壮志仕远方,山川阻绝道路长。儿女含情不忍别,一别那堪肠断绝。高梧叶落黄花香,忽惊今日重阳节。佳晨依旧复谁在,满苑茱萸不堪采。更上高楼望远天,天涯极目空云烟。不向旁人道心事,回头滴泪空潸潸。牛羊归尽山欲夕,门外终无北来客。此身愿得归泉士,死后那知离别苦。春花易落兰早摧,凤台翠幄垂蛛丝。芳魂不作武昌石,定寄湘江斑竹枯。斑竹枝头杜鹃血,血点泪痕俱不灭。青山碧草夜茫茫,千古香魂坟上月。
赠别陈君授 其一。宋代。王庭圭。十载投荒坐献书,忽逢飞诏下荆巫。归来好上升平颂,已死奸谀不足诛。
水调歌头 其六 隐静山观雨。宋代。张孝祥。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木兰花慢。元代。郑禧。恃平生豪气,冲星斗,渺云烟。记楚水湘山,吴云越月,频入诗篇。皎洁剑光零乱,算几番、沉醉乐花前。□种仙人瑶草,故家五色云边。芙蓉金阙正需贤。诏下九重天。念满腹琅玕,盈襟书传,人正韶年。蟾宫近传芳信,□姮娥、娇艳待诗仙。领取天香第一,纵横礼乐三千。
新花改岸,颓柳通波,旧家水石依然。小祓闻根,风泉响出琅玕。
虚堂嫩凉收雨,引秋心、催占鸥边。供昼永、有分茶火续,选石诗镌。
声声慢 西园逭暑。园在广州提学廨,余襄公武溪集注所谓庭际罗立九曜石者也。清代。朱祖谋。新花改岸,颓柳通波,旧家水石依然。小祓闻根,风泉响出琅玕。虚堂嫩凉收雨,引秋心、催占鸥边。供昼永、有分茶火续,选石诗镌。晼晚年芳空惜,被绿阴狼藉,催熟金丸。几日珍丛,南飞越鸟巢安。沧洲梦痕,何处枕屏拖。一桁青山无路去,傍清阴、敷簟露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