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
诏书禁从诣,不舍始朝食。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
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发乱宜梳,霜髭间可摘。
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
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
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鞫。
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
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
明朝不能然,危盼愁月夕。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宋代。司马光。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诏书禁从诣,不舍始朝食。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蓬发乱宜梳,霜髭间可摘。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於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鞫。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中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明朝不能然,危盼愁月夕。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满庭芳 退姜四翁所惠团袄。金朝。马钰。一纪环墙,数年赤脚,挨他寒冷如囚。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关西牒发我,远来东土,恣意贪求。做天来大错,敢受绵裘。结裹身如圌囤,招谴责、厥疾难瘳。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真修。
阑干万里心。清代。易顺鼎。吹箫载酒少年游。曾倚江南苏小楼。憔悴天涯不自由。怕凝眸。送尽征鸿字字愁。
点绛唇 书庚子行役诗后。近现代。陈方恪。嬿婉苕华,昭阳往事人争道。惊伤窈窕。泪鞠长陵草。甲帐丁年,去日愁中老。还祠庙。浑河秋杳。雁叫天山晓。
和赵积中白莲三首。宋代。王之道。耻同流辈弄胭脂,一样新裁雪白衣。何日与君攜酒去,两般分取载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