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
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
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
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
银花脍肥鱼,玉粒炊香米。
居人自丰乐,不与他乡比。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
登科如拾遗,举步欻千里。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
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
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
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送巢县崔尉。宋代。司马光。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银花脍肥鱼,玉粒炊香米。居人自丰乐,不与他乡比。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登科如拾遗,举步欻千里。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司马入京。唐代。杜甫。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李咸谷歌。宋代。黄师参。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去年县官为架屋,才有数枝堪寄宿。朝厨无烟眠正高,痴儿叫怒吟转豪。人间六月尽絺服,独著春衫凉自足。黄鸡白酒东家留,西家欲留还住休。凿池养鱼未盈掌,有客过门须举网。网收鱼尽镜奁空,菜羹作供尤春风。谷之山,窈复深,谁其友之紫芝民。谷之水,清且泚,谁其似之巢父耳。再拜号君咸谷子,白头结交从此始。
题士宣杏花双喜。元代。郑东。移时山鸟斗芳丛,深院佳人昼睡浓。起立阶头惊碧草,不缘风雨落春红。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宋代。苏轼。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宦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剩作新诗与君和,莫因风雨废鸣晨。夜拥笙歌霅水滨,回头乐事总成尘。今年送汝作太守,到处逢君是主人。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相従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酹江月 桂岩。明代。陈霆。素空霁雨,耸芙蓉千仞,苍岩高出。凉浴山河风露下,冷浸一枝秋碧。芳影婆娑,天香缥缈,散满诗书室。有人吟讽,恍然身世清特。闻道绝顶凌霄,梯云有路,相近蟾蜍窟。玉宇琼楼盈尺五,寒气逼人毛骨。金粟侵衣,檀薰着酒,引上登仙屐。嫦娥微笑,手中掷下三色。
淡北八景 其一 戍台夕阳。清代。林逢原。高台矗立水云边,有客登临夕照天。书字一行斜去雁,布帆六幅认归船。战争遗迹留孤垒,错落新村下晚烟。山海于今烽火靖,白头重话荷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