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
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宋代。司马光。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次韵答都下友人二首 其一。元代。陈旅。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红妆。长安画楼上,饮酒吹笙簧。夭夭园中桃,郁郁陌上桑。美人越山下,白发生雕房。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三华岩堂。宋代。苏辙。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九日山。宋代。赵崇源。九日登临老奈何,强将幽恨寄悲歌。疲攲巾帽愁风动,病著饥肠厌酒多。东岭荒榛藏马鬣,西岩空榻锁蜂窠。独怜堂下千章木,跨历齐梁未改柯。
焚黄诗。近现代。卢青山。焚黄,焚黄,焚黄来秋冈。幽坟残毁不可见,菅茅满岭枯苍苍。唯有西风无日夜,吹茅之浪弥天长。焚黄,焚黄。东家昨日焚黄早,馀灰断纸犹温燠。西家今日焚黄迟,携鞭挈纸步如捣。焚黄,焚黄。旧径棘刺覆,向前驱我足。我足跛以前,棘刺挂我肉。焚黄终至我坟前,隳身一跪躯已仆。焚黄,焚黄,焚黄烟袅袅。向年焚此黄,翁魂随烟渺。今年焚此黄,我魂随烟到。烟去何茫茫,人生同此道。焚黄,焚黄。卧翁之墓侧,抚翁墓之土黄。生何足惜,死何足伤。捉杯以饮,恸哭于旁。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宋代。蔡戡。清香素质恼诗情,更倩挥毫为写真。共挽东风拼一醉,不须摹仿费精神。
送江东李宣副之官建邺。宋代。汪梦斗。田里创残疚正深,望医起死息呻吟。神功那用千金药,妙处都由一寸心。剑外空遗乔木望,江东将有憩棠阴。十分存省新氓了,归转洪钧普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