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郁郁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
涧深松茂不遭伐,堂毁栋折伤其躬。
二人出处势不合,譬如日月行西东。
胡为宾主两相好,一榻挂壁吹清风。
人生遇合何必同,一朝利尽更相攻。
先号后笑不须怪,外物未可疑心胸。
比干谏死微子去,自古不辨污与隆。
我来故国空叹息,城东旧宅生茅蓬。
平湖十顷照清庙,独书徐子遗陈公。
二人皆合配社稷,胡不相对祠堂中。
徐孺亭。宋代。苏辙。徐君郁郁涧底松,陈君落落堂上栋。涧深松茂不遭伐,堂毁栋折伤其躬。二人出处势不合,譬如日月行西东。胡为宾主两相好,一榻挂壁吹清风。人生遇合何必同,一朝利尽更相攻。先号后笑不须怪,外物未可疑心胸。比干谏死微子去,自古不辨污与隆。我来故国空叹息,城东旧宅生茅蓬。平湖十顷照清庙,独书徐子遗陈公。二人皆合配社稷,胡不相对祠堂中。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谢郭巡按楠推荐 其二。明代。孙绪。柱史封章贲草莱,渚凫汀鹭共惊猜。松筠苦节霜应识,枯槁经年雨未来。天下澄清先北冀,闽南人物重西台。长安虽近无由到,梦里逢君笑口开。
柳梢青·春日书怀。清代。过春山。落水流花,深沉院宇。寂寞年华。几度消凝,樽前歌舞,江上琵琶。凄凉况是天涯。凝望处、荒烟断霞。绿树啼莺,红楼飞絮,春在谁家。
夜归。宋代。释文珦。天气殊清和,山中多胜践。沿流采香芹,穿云得芳荈。幽怀日以舒,嚣尘自兹遣。乘月返茅茨,倦足不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