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和子瞻铁柱杖。宋代。苏辙。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青玉案·上巳社园修禊,因病未至,分韵得与字。清代。夏孙桐。桃花落后杨花舞。正携酒、莺啼处。似我老怀浑漫与。杖藜时到,临觞翩阻。轻把芳期误。华林胜事休重数。兰芍都成断肠句。刻意忺春春且住。流年如水,看花如雾。还恋閒鸥鹭。
雨中有怀王达善胡子嘉舒仲㶷赵伯庸暨张观海杨玄同二高士 其一。明代。唐桂芳。相逢何草草,相别太匆匆。世路东西异,羁怀彼此同。才推三语掾,字学九成宫。今夜钟山雨,还听静打篷。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 其四。清代。朱琰。殷勤说重农,农夫正在外。今年岁不登,未得餍粗粝。八口既嗷嗷,百事皆昧昧。种谷已无成,出门走相丐。回看市井中,昂昂坐牙侩。贩籴且为豪,居奇何足怪。或又为吾言,眼前见成败。不知此天灾,人事贵预备。安得如《农书》,精详有校计。吾愿为老农,教稼课殿最。
过东邻归小憩。宋代。陆游。篮舆过邻曲,绿野喜新晴。暖日生花气,丰年入碓声。筑陂乡竭作,买犊户深耕。归舍还寻睡,残书傍枕横。
南堂即事。元代。郝经。长夏禅房绝点埃,郁蒸襟袖迥然开。半轩流水移天去,满榻雄风送雨来。不记閒愁千万种,有时清唱两三杯。轻鸥也自知人意,浮入惊波却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