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
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宋代。苏辙。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永顺彭宣慰世忠堂。明代。陈献章。宣慰之堂名世忠,灵溪水与沧溟通。如今百丈高铜柱,又见儿孙起故封。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五 天地。明代。郭之奇。人法地天,道法自然。黄帝遗玄,象罔得焉。如髣如髴,行于万物。刳心以乞,虚而不屈。漻乎其清,金石考鸣。冥我独情,世耳群惊。为众父父,忘其族祖。为三祝主,未闻多苦。子高就耕,丈人依圃。兄尧未甘,况复侯禹。嗟彼全人,体性抱神。标枝野鹿,为浑沌邻。愧尔波民,道谀终身。尊严世俗,逾于君亲。合譬辞饰,以天下惑。厉夜生子,取火宜亟。谁为尔贼,臭味声色。内盈栅柴,外重缴纆。交臂历指,安可为得。苟非天德,休言帝则。
鸬鹚行。明代。郭之奇。泛泛渔人同者谁,翛翛鼓翼众鸬鹚。羽衣不作云中伴,利喙偏教水族危。此物临流情志笃,眼光遥射寒波曲。求纤索巨每连群,入群不乱知所属。白鹭横洲那敢来,慈乌绕树亦中回。尔独依人胡为哉,多残物类不少哀。自尔归渔时竭泽,澄潭窈壑齐萧索。纵使渔人分剩获,缩喉敛颔终何益。
岁暮山中哭子。清代。李英。父存儿已殁,寒馁有谁依。不念身无后,堪怜死是归。西山时日短,南极梦魂飞。大壑餐霞处,哀号坐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