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清明日龙门游泛。唐代。李峤。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王嘉叟和读楚东诗复用前韵以寄。宋代。王十朋。照眼骊珠光陆离,莆田太守寄新诗。死生贵贱交情见,惟有吾宗不徇时。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清代。顾炎武。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次韵同年李孟豳编修见贻。明代。张以宁。玉京仙家十二楼,真珠垂箔珊瑚钩。锦袍仙人醉吟处,蟠桃开遍金鳌头。笑予卜居问詹尹,江枫摇落霜鸿影。淮水东边昔遇君,琼花泻露金盘冷。美人云髻歌堂堂,白日缓辔回清光。五年相别复相见,桂树萧飒飞秋霜。君今青云致身早,笑语从容陪阁老。垂鞭晓拂琼林枝,抽毫夜视明光草。雪风吹酒生绿鳞,我起洗濯新丰尘。会当鸟爪擘麟脯,海上一笑三千春。
晚步顺阳门外。宋代。陈与义。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南堂偶成似卫耕间先生。元代。黄玠。倚阑看池水,池水清若空。烟沉树色底,日行云影中。翾羽晞薄雾,游丝汎光风。跃鱼自幽潜,岂望能为龙。才劣不任官,力弱不任农。清世有华民,我辰非不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