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
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唐代。李峤。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
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寻马山人不遇。宋代。陈炳。一壑冷云白,山家何处寻?忽逢采樵者,遥指梅花林。曲径吠寒犬,短篱鸣野禽。柴门闭幽寂,独立听泉音。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清代。刘鹗。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护俊良多。霓裳按曲身轻举,天乐逢春律自和。鹓鹭陪班臣子事,观时且赋太平歌。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九。宋代。朱熹。以兹游览富,翻令怀抱伤。谁哉可告语,举俗昏且狂。乾坤有真心,日月垂休光。茫茫宇宙内,此柄孰主张。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六 南屏晓钟。明代。张宁。幽梦忽惊觉,严城方向晨。看花春起早,已有晓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