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涧边寻茯芩,岩扉常掩凤山青。
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
赠鹤林上人。唐代。戴叔伦。日日涧边寻茯芩,岩扉常掩凤山青。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江东胡士恭嘉树轩。元代。宋褧。野人爱嘉树,题作幽轩名。顾岂樗栎散,愿怀松柏贞。深沈永夏景,萧飒繁秋声。纷纷事游冶,啧啧争春荣。
拟古十二首 其三。唐代。李白。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宋代。范成大。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青溪晚霁。宋代。吴涟。天晚雨初霁,隔溪闻碓舂。山僧归夜月,幽鸟落长松。风静砧声急,花攲露气重。良宵思沅芷,尊酒话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