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县斋感怀二首 其二。宋代。张咏。傍人休爱命皇华,即问何能报国家。长忆乡园旧庐舍,会须抛印自锄瓜。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宋代。晁补之。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官舍杂咏 其四。明代。黎民表。不堪驱世事,祇足称閒居。叩齿清朝过,科头累月馀。墙隈常置笔,帐内苦无书。虽羡侏儒饱,终年免负锄。
乌祈酒二首。宋代。杨万里。毛永乌祈山两崖,家家酒肆向江开。也知第一蒲萄色,只问米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