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京洛风尘久,江湖音信稀。
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
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唐代。戴叔伦。乡人去欲尽,北雁又南飞。京洛风尘久,江湖音信稀。旧山知独往,一醉莫相违。未得辞羁旅,无劳问是非。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船庵八鹤诗。清代。潘曾沂。一鹤戛然鸣且走,一鹤喉间得其偶。一鹤低昂熊娴雅,爱惜羽毛临水久。一鹤张翼思高奔,虽舞未畅神抖擞。一鹤局促饥啄泥,呼立座隅忘其栖。一鹤侧睨常畏群,阶除得食甘排挤。一鹤凝然独足立,一足深藏灭尽迹。以首入毛神入睡,有时动摇醉兀兀。七鹤先后来海滨,二鹤习熟五鹤新。天然不肯食白小,岂竟长斋学主人。主人爱鹤世无比,每日未明先鹤起。一童自愿司七鹤,新得头衔寒院使。饥来与米渴与泉,过午常静朝常喧。如往而复若闲步,难进易退知渠然。前日东邻说闻鹤,不见其形在高木。翰音登天何可长,鹊占燕睇于谁屋。冥冥气感吾先知,中心愿和会有时。此是青田老神鹤,来送清声到凤池。支公谓鹤非近玩,何至以身听呼唤。向来人道凌霄姿,不图世有焚琴叹。养翮俱成使速飞,俯窥仰察两忘机。到门不敢高声价,买鹤门前自古稀。
萧著作宰丰城。宋代。梅尧臣。王都二月花正开,社雨作阴迎燕子。人先春色向江南,江南春色归春水。拍岸绿波生荻芽,晨羞聊可助甘旨。县涂为政子所谙,不敢赠言言日鄙。
东西梁山一名天门山在江中。明代。王世贞。东梁与西梁,髵䰄双虎头。可怜长江水,分作川字流。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唐代。陈子昂。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寄罗伯英。元代。郭钰。江涌春涛枕上闻,殊乡无伴独离群。始知诗事能穷我,独喜墩名又属君。风燕入帘捎落絮,雨龙归洞驾轻云。遥知邻曲过从熟,每日还家酒半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