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送荀道士归庐山。唐代。李端。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舟中晓发。清代。陆锡熊。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
金牛驿二绝 其一。宋代。唐庚。秦人虚饵方投钓,蜀国痴鱼已上钩。天与中原通笮马,人间何处有金牛。
江西道院。宋代。朱晞颜。神仙荒诞不可推,独馀清净为吾师。盖公堂上日初永,吏舍群饮相恣睢。治平不挠俗自化,尧舜垂拱称无为。一从相国去汉室,此道汨没谁人知。筠江江上有故宅,丹气纳烂霞争辉。相传八百驻笙鹤,碧落有路通岩扉。我来历览拭遗扁,华屋突兀争翚飞。信知上界足官府,堂庑深静行逶迤。列曹简重喧竞息,未必吾气为居移。使君知理过伯始,坐看千里春熙熙。
怀玉山。宋代。汪应辰。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
题曹娥庙。元代。张弘范。一夕为亲犹尽孝,若为男子事君何。江淮多少英雄将,厚禄肥家学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