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唐代。李端。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徐生还鄂。元代。刘因。燕山送客归南州,兴来每恨无扁舟。君归为我谢江汉,思君不见令人愁。千里风烟想萧洒,一代英雄成古丘。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黄鹤归来哀江头,江山依旧人悠悠。浮云万古恣变灭,眼中扰扰何时休?紫阳仙人歌远游,飞蛟起灭三千秋,为君挥手昆崙头。
天香室,为定水寺复见心长老赋。元代。张昱。双峰桂树今无似,说道璘公有后身。金粟如来能作主,碧山学士愿为邻。天香入饷清可食,秋露染花黄未匀。何惜一题方丈室,与师同是豫章人。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宋代。陆游。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州。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牋寄我不?
过西兴。宋代。刘过。奔涛汹涌欲骑鲸,船去钱塘棹不停。何日子胥鞭楚墓,伤时周顗泣新亭。蚊虻过耳蛮音恶,虾虻薰人海气腥。吴下阿蒙非昔日,眼高相对有谁青。
正琐窗寂静,绣阁凄凉。触景酸辛。和泪庭前立,便遗容如在,难替招魂。
一纸相思写出,悄向玉炉焚。纵路隔幽明,寸心不断,离绪难论。
忆旧游 春日过素姊妆楼,见棠梨一树,触伤心为谱是解。清代。曹景芝。正琐窗寂静,绣阁凄凉。触景酸辛。和泪庭前立,便遗容如在,难替招魂。一纸相思写出,悄向玉炉焚。纵路隔幽明,寸心不断,离绪难论。思君。渺何处,惹多少新愁,挨到黄昏。未见伶俜影,剩棠梨一树,为写春痕。怅煞谢娘去后,没个惜花人。只独倚回栏,追思往日空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