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冬夜寄韩弇(一作秋夜寄司空文明)。唐代。李端。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三。清代。黄遵宪。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宋代。梅尧臣。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同海阳舒教谕登湘山绝顶因赠别。明代。顾璘。兀坐不快意,起登湘山头。九疑峥嵘忽到眼,洞庭湘浦遥争流。盘空苍磴路险绝,四月爽气疑清秋。波涛微茫指海南,彷佛十二仙人楼。欲行更止魂惕慄,声动河汉惊牵牛。舒君好奇更豪宕,攀援绝壁枝撑幽。拂拭苔花坐崖石,把酒长笑观潮州。下窥城郭弹丸小,但听两耳风飕飗。西瞻苍梧吊虞舜,满江泪竹湘灵愁。尉佗孤坟竟谁是,纷纷白草埋荒邱。忆昔楼船下南粤,连天雪甲横戈矛。祇今陵谷已非昔,况乃杨仆诸王侯。古今成败等翻掌,天地逆旅俱蜉蝣。与君且醉苍玉瓯,对面但喜莫复忧。明朝解缆灵川水,却望湘山思旧游。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复庵。宋代。黄庭坚。舂粮出求仁,行李弥宇宙。久客渺愁人,马饥仆夫瘦。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禾黍锄其骄,牛羊鞭在後。隐几天籁寒,六凿忽通透。
宿严濑。宋代。华岳。遐想高风殊未崖,舣舟夜访子陵台。衔山西照情何限,逝水东流梦不回。双桨未闻卿月过,一尊先为客星开。东都人物俱煨炉,独有先生迹未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