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
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唐代。李端。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草虫。唐代。李咸用。如缲如织暮eV々,应节催年使我愁。行客语停孤店月,高人梦断一床秋。风低藓径疑偏急,雨咽槐亭得暂休。须付画堂兰烛畔,歌怀醉耳两悠悠。
次韵除夕。明代。赵完璧。灯前辞腊尽,漏底易年华。拨火围青夜,倾醪泛紫霞。清香流柏叶,懿颂起椒花。学道侵衰暮,经年愧聚沙。
岁杪用韵二首。宋代。洪咨夔。黄麾春簇杖,梦不到东华。瓦研磨冰叶,砖炉煮雪花。穷甘猿帐卧,老仙犊辕挝。冻解光风转,清波拍两涯。
自遣 其二。元代。胡奎。二麦黄时气似秋,冬青花落雨才收。北窗暂假须臾睡,又听鹁鸠啼树头。
仪真舟中。明代。童冀。石头城下雨如烟,倦客不知方醉眠。中宵舟移扬子岸,拂晓人唤真州船。推篷喜见红日上,望眼欲到青天边。一夕风波梦中过,百年身世真悠然。
武举锁院对月有怀孙贞甫。明代。顾清。广庭风柝转三更,坐拥青绫看月生。明月故人江外去,一尊谁与饯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