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唐代。李端。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沩山显化士往印经。宋代。韩驹。石路天新雨,问僧何日来。云求法舍利,庶用镇崔嵬。我有一句子,不从黄卷开。相逢未可举,伫子卞山回。
材刃纵横森武库,箫台旧日梅仙。累陪簪盍醉花前。吴门归去后,一别动经年。
曾到赤城真隐处,飘飘凤举龙蟠。勒回俗驾向长安。好将医国手,从此活人间。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宋代。姚述尧。材刃纵横森武库,箫台旧日梅仙。累陪簪盍醉花前。吴门归去后,一别动经年。曾到赤城真隐处,飘飘凤举龙蟠。勒回俗驾向长安。好将医国手,从此活人间。
寄微之通议。宋代。韩维。十五年来自在身,晴天万里见孤云。闲中密迹常同俗,老去忠言尚爱君。一坐精神归素发,两行歌舞避红裙。早梅时节华灯夜,日伫车公共醉醺。
百香诗 其六十一 松。元代。郭居敬。岁晚山空伯仲行,梅花洁白竹青苍。冰霜节操凌云气,肯授秦封雨露香。
边上逢薛秀才话旧。唐代。韦庄。前年同醉武陵亭,绝倒闲谭坐到明。也有绛唇歌白雪,更怜红袖夺金觥。秦云一散如春梦,楚市千烧作故城。今日皤然对芳草,不胜东望涕交横。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二。明代。袁宗道。万户苍烟里,孤城绿水隈。郡斋多近草,狱户长新苔。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公馀寻古迹,先上鲁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