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相和歌辞。度关山。唐代。李端。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闻山东消息三首。明代。袁凯。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中秋病中口号二绝遣兴 其二。明代。曹义。玉斧仙家巧斲磨,六丁推出涌金波。乾坤万里俱涵壁,岁岁无如此夜何。
闻寇拟呈吴督捕。明代。陶益。寇至乡村多废宅,人忧离乱半投城。龙旂即应羽书急,雉堞随消烽火明。缓带轻裘挥远戍,围棋别墅系长缨。知君不数将家种,岂向辕门漫诘兵。
送人还荆州。唐代。皇甫曾。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哭刘潜。宋代。张方平。尝谓君才似武侯,草庐牢落卧龙愁。天公不念苍生故,元叔堪怜郡吏休。蒿野已埋经国策,岩廊谁是富民侯。朝廷今始思英俊,不见庖丁刃一投。
代书三十韵寄弟妇循之。清代。钱孟钿。燕台风日好,少小共婵娟。綦组初争侍,帘帏每互眠。安花矜学步,约翠喜齐肩。柳爱依人亸,桃看隔院妍。不知春事去,惟觉鬓华鲜。乍返长河棹,同歌入越篇。湖山欣把袂,月露各传笺。酒为藏钩覆,茶因赌钏煎。临风调玉琯,倚竹整湘弦。坐羡连枝树,行侔并蒂莲。学诗尊李杜,点笔动云烟。秋水芙蓉港,春风玳瑁筵。玫瑰团作饼,栀子刻为钿。窄袖鹦偕玩,低鬟蕙并搴。清宵无尔我,密意总缠绵。岁月不相待,分飞各一天。明珠徒有赠,宝镜惜空圆。已判差池影,真成断续缘。馀欢留客袂,新恨入征鞯。汝复为春草,吾几作夜鹃。随夫行蜀栈,携子渡秦川。宦思凉如水,归心静似禅。柳花空作絮,榆荚不成钱。松竹留荒径,莼鲈忆旧船。漫言童仆饱,还望故人怜。刀尺霜前女,笙璈海上仙。暂时容梦见,异地各情牵。枫助思亲泪,蝉催去国年。天涯千嶂在,陇上一枝传。何日随归雁,南云滞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