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送从叔赴洪州。唐代。李端。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河传。清代。吴灏。梨雨。何处。鸟关关。私倚栏干月弯。半垂珠露茉莉残。阑珊。觉来一瞬间。竹影交横人不遇。天欲暮。惆怅空庭步。记分明。忒多情。丁宁。为郎收素馨。
夜饮方竹吾北园偕左匡叔徐六襄方履周光律原张阮林诸君。清代。姚莹。平生非达者,浩荡塞其内。时对素心人,忘形宇宙大。兹园面群山,左右环溪带。中有万竿竹,苍龙偃松盖。方干乃居此,佳兴亦自迈。到门俦侣熟,况值暑初退。解衣纵清言,壶觞遂倾醉。流飙沁荷岸,飞雪漱石濑。日落万峰明,鸟声一林碎。须臾山月白,千里有微霭。攀跻巉岩颠,极目流光晦。众星苍然烈,河汉横素界。应有羽衣人,乘空弄叆叇。吾将谢诸子,去探鸿濛外。
登虎丘即事。宋代。释蕴常。九月凭栏已怯风,鬓霜留我客愁中。夕阳看尽烟生树,野水无情天四空。
抚琴听者知音。宋代。章甫。千古牙琴遇子期,高山流水慰心知。而今也解琴中趣,漫说知希只自怡。
望海歌。宋代。蒋之奇。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