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
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题郑少府林园。唐代。李端。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薄暮游潘登仕园园有堂三间榜曰一枝盖湖公枢。宋代。仲并。斜窗短屋傍残晖,宴坐萧然老布衣。枯淡生涯一枝足,世间惊鹊误南飞。
闻庭实上计不与怅然有怀。明代。徐祯卿。轺车十月四方来,奈尔辞天独未回。远在荆南淹蜀盗,祇从极北望燕台。子山涕泪秋难尽,杜甫干戈老更催。牢落梅花江阁迥,肯
过秫坡钓台二首得清字 其二。明代。陶益。独步荒台上,应怜泻濑清。坐来消俗虑,钓罢濯尘缨。水咽石相语,波漂鱼不惊。仰看今夜月,还此为谁明。
食蟹四首 其四。宋代。谢薖。有国尝忧以味亡,须知有毒味中藏。谁能不累口腹事,莫趁秋风衔稻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