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唐代。李端。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采菱。宋代。梅尧臣。紫角菱实肥,青铜菱叶老。孤根未能定,不及寒塘草。
吊屈平。宋代。徐积。洞庭湖口君须过,为我回头吊屈平。楚国谁曾怜直道,湘江依旧寄冤声。反骚义命贤扬子,作赋讥伤陋贾生。若是独醒无不可,荷蓑犹可钓而耕。
狂飙坌起满城沙,秋冷萧萧未代瓜。万里驱驰忧乱世,一年羁绊忘携家。
罗胸妙策皆成竹,老眼观兵总不花。民解倒悬才得去,攀辕犹恋使君车。
恭和吟樵老兄观察留别士民之作未步韵 其一。清代。郑清寰。狂飙坌起满城沙,秋冷萧萧未代瓜。万里驱驰忧乱世,一年羁绊忘携家。罗胸妙策皆成竹,老眼观兵总不花。民解倒悬才得去,攀辕犹恋使君车。
八弟自南村过问。清代。戚玾。野处兄兼弟,遥寻到草堂。菜羹存土性,镫气见春光。小隐时名去,深贫世务忘。流连因手足,不独在壶觞。
题花宿雁图二首 其一。元代。丁复。修程倦霄汉,清梦熟江湖。夜久水烟寂,月明关塞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