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
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不嫌鸣吠客,愿用百年身。
送黎少府赴阳翟。唐代。李端。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不嫌鸣吠客,愿用百年身。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琵琶亭。宋代。赵公豫。谁把琵琶清夜弹,香山静听谱无难。江州自古成佳话,亭上于今美大观。湓浦新流春涨碧,匡庐徐转朔风寒。游人不乏留题兴,孰擅骚情踞坫坛。
蜀王殿下谒中都。明代。吴伯宗。未从西蜀按封疆,先谒中都祀太皇。龙虎风雷藏队阵,凤鸾星日著文章。万年淮土园陵重,千里岷山道路长。恩宠自天随福履,早闻凭轼咏濠梁。
三台。清代。樊增祥。正东风芳草尽绿,戟辕晓鸣笳鼓。导碧幢、络绎会华林,大旗卷灵龙雕虎。行都建、政事中书主。左右丞、双参开府。据横榻、花簇金狨,试关中、健儿材武。万貔貅星弹,竞发药烟,更萦丝雨。想蓟州、新令肃南塘,立三日、浙兵无语。银枪队、把滑青泥路,梐楯郎、曾何足数。罥芝盖、密点飘花,举青旂、晚云堆絮。对南山千尺积雪,铁衣竟忘寒冱。看五千、貂锦赛云霞,兼晖映、瑶台琪树。盘马地、万柳垂金缕,怕暮寒、梨花犹舞。报天子、罴卧关门,奏铙歌、一篇朱鹭。
新秋往来湖山间。宋代。陆游。健席高樯梅市路,朱桥绿树兰亭步。儿时钓游略可记,不料耄年犹此处。渔歌相和苇间起,菱船远入烟中去。世间万事等浮云,耐久谁如两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