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
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唐代。李端。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食酥二首 其二。宋代。曾几。土酥绝类穆家儿,好著崔家饤坐梨。如梦甘寒千百颗,雪肌相伴出关西。
贺张都阃乔迁用张东所韵。明代。吴琏。天宠新承地位高,暇观风雅次离骚。春风泼面人情好,古略蟠胸胆气豪。扪虱倚墙谈世务,赋诗横槊挂征袍。淩烟诸老名千古,都在忠诚一念操。
三丽人行。宋代。高斯得。相公列屋芙蓉城,烟红露绿千娉婷。朝回迎笑拥前后,忽遭唾弃嫌膻腥。汝曹面作死瓦色,争似平康坊裹人。连眉倒晕双鸦鬓,临春璧月阳台云。西湖喧天歌鼓闹,列坐长筵未狎宾。紫衣中使天上至,黄封百榼罗前庭。海螯江柱堆叠峗,猩唇熊白争鲜新。微哉何曾食万钱,陋矣杨家送八珍。酒酣自有娱客具,非丝非竹非歌声。呼卢一掷数百万,刘毅酸寒何足阵。此时相公眼生缬,平康一笑华堂春。鸡鸣钟动却归去,相公手自与金银。恩缠爱结无与比,何意一朝遭怒嗔。偶缘病起思破闷,亟遣花使传丁宁。谁知青鸟不解事,还报从人嬉水亭。立驱百骑捽而至,判司姓贾如弟兄。同游七吏俱簿录,一日得钱千万缗。大书明梏令湖曲,苏堤扫迹无蹄轮。风流宰相推第一,但恐稷契羞同伦。腥风霎霎塞宇宙,万年遗臭何时泯。要当壮士为一洗,我老无力覆八溟。
往年看花落春后,金茎琪树山中少。江上老梅回瘦枝,写入山窗自妍好。
君家雪壁宜挂之,繁花不逐东风老。共怜缟袂染缁尘,何惜浮云翳晴昊。
彭中和有赠松林墨兰一幅许以贶余余因故以墨梅先之既而中和赐报以诗遂次韵复之。元代。郭钰。往年看花落春后,金茎琪树山中少。江上老梅回瘦枝,写入山窗自妍好。君家雪壁宜挂之,繁花不逐东风老。共怜缟袂染缁尘,何惜浮云翳晴昊。闻君旧贮书画多,松林墨兰香未磨。夺取锦袍吾岂敢,缠绵正好如松萝。常笑虎头每痴绝,不见人间鸿爪雪。何当来往玩心情,梅有高标兰有德。
东平蓬莱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酒留宴。唐代。独孤及。驿楼涨海壖,秋月寒城边。相见自不足,况逢主人贤。夜清酒浓人如玉,一斗何啻直十千。木兰为樽金为杯,江南急管卢女弦。齐童如花解郢曲,起舞激楚歌采莲。固知别多相逢少,乐极哀至心婵娟。少留莫辞醉,前路方悠然。明日分飞倘相忆,只应遥望西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