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好学风犹扇,夸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襄阳作。唐代。崔湜。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好学风犹扇,夸才俗未忘。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平山堂雅集用昌黎会合联句韵。清代。沈起元。朋交邂逅新,敦槃风雅重。秉烛兴腾骞,访旧情贾勇。沟荒樵月乾,楼圮冈云耸。城芜今古春,江递歌哭涌。独有平山孤,危厂豁滞壅。庐陵树文帜,峨嵋接芳踵。词苑得江山,隋宫失丘垄。沈吟不朽迹,倍切同腐恐。堂势尽千里,气象收万种。乌驭闪阴晴,鱼龙混杂冗。孤撑夏修竿,绵延叠疑冢。鸾音半岭啸,敝屣南面宠。大游鹏负息,齐物菌蒸拱。瞩遐胸为宽,坐旷神绝恟。芒忽受虚来,沆瀣饱清奉。峦光涤肺腑,翰墨振庳肿。昔贤吐高焰,兹境宽厚拥。吾侪及嬉娱,清尊徒迭捧。微争战蜗蛮,细响吊榛蛩。窥宎张籍盲,跂前支离尰。景迅过虻飞,形固匪阙巩。甲名。三立鲜峥嵘,七尺亦劣䢆。瞻礼俎豆肃,俯仰神骨悚。端赖干莫利,心蓬薙蒙茸。敢托玞䂥质,言玷砻圭珙。吟思卷绮霞,夕姿曳绣陇。棹舲香荷蒲,襟袖鉴清溶。尘缰乍脱羁,天械亦解蛩。情比叶埙篪,盟长宗介冢。谈味快沃焦,离绪旋抽蛹。竹林几闲逸,云逵或踔踊。孤怀驻景方,早计御寒氄。神龟宁曳涂,蒲牢讵栖甬。崦嵫薄日外,惊涛正呼汹。
谢石佛琏大禅。宋代。杨冠卿。人生天地间,百年如逆旅。荣华风中烟,富贵草头露。得丧能几何,頫仰即今古。师具正法眼,与人一线路。纷纷轻薄儿,谁解点头句。冥行方索涂,空满户外屦。我提没底篮,採药空山去。觌面偶相逢,举手便分付。弹指了三生,无去亦无住。
晓过函谷关。唐代。李涉。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纵使鸡鸣遇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上巳日柬惟长。明代。袁宏道。江城春色暖平芜,若个青阳不酒垆。尚有好花能覆席,忍令娇鸟怨提壶。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自信胸中磊块甚,开尊恨不泻江湖。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其二。明代。陈子升。阏氏留汉月,芳草藉巫云。清怨独和胡,微辞因奉君。溪萦香缥缈,台驻梦氤氲。不蹑风流迹,荒山空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