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止宿。宋代。刘学箕。大路古茅屋,问津欲何从。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六十八。宋代。释慧远。大地山河不现,虚空冷汗通身。拄杖头边路绝,髑髅眼里抽筋。
通问赣州留尚书并寄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畴昔王门耻曳裾,每怀端拜献公书。简编讫补遗忘后,馈赆分沾忧患馀。只信此心无改事,讵知彼谮欲何如。属闻盛府重开幕,适此故山归驾车。
父老。金朝。杨云翼。老去宦情薄,秋来乡思多。遥怜桑垄在,无奈棘林何。白水青沙谷,黄云赤土坡。几时随父老,社酒太平歌。
濠州七绝 逍遥台(庄子祠堂在开元寺,即墓。宋代。苏轼。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唐代。郑谷。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