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澹薄有无间,掠水斜风雨脚斑。
试向菰蒲深处望,嫩黄一点荇花闲。
秋色佳甚未能一至觉际像景谩赋二绝。宋代。郑清之。秋光澹薄有无间,掠水斜风雨脚斑。试向菰蒲深处望,嫩黄一点荇花闲。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次韵陆定远以谪往来求诗。宋代。王安石。牢落何由共一樽,相望空复叹芝焚。济时尚负生平学,慰我应多别後文。可但风流追甫白,由来家世出机云。行吟强欲偷新格,自笑安能到万分。
临江仙 为宋太守寿。元代。王旭。莫怪今年秋事晚,黄花不在重阳。天公留泛九霞觞。故教争十日,风露寿华堂。豪杰如公谁得似,平生义胆刚肠。功名回首付诸郎。灵椿长不老,桑梓有余光。
七夕郑文振席上姬有楚云者为作三弄。宋代。方岳。帝子经年别,秋风远客情。断云含宿雨,古木落寒声。河汉低逾润,江潮夜未平。巫云莫吹笛,吾意正凄清。
再用清字韵呈诸道友。明代。李流芳。来去溪山似送迎,扪崖越壑践榛荆。为参知识求心要,岂爱幽閒助道情。夜后溪声连屋动,晓来山气捲帘清。方知不用从师觅,悔作盲人怅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