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
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王处士挽诗。宋代。魏了翁。槿篱山下屋,桐帽水边村。遗子方寸地,传家廿四言。芳荪生夕秀,衰柳带秋昏。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泪痕。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宋代。梅尧臣。媿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茇。为饮可扶衰,余生幸且活。安知恶己者,不愿变野葛。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一。清代。曾广钧。坤德首爻殷八索,娲功缵烈古三皇。未央前殿莺花丽,会庆新宫日月长。七校旌旗排建礼,六宫珩佩出昭阳。九重备敕尊亲典,冠冕鹓鸾捧寿觞。
送徐景大。宋代。叶适。桃湖避秦之远孙,绕湖桃叶遮桃根。父子声名动场屋,绿衫手板桃花村。相随入南访灵迹,九日山重海深碧。韩公文高大册印,秦系诗清小砖刻。我已衰残书不成,有语安能为重轻。子今自出琼瑰句,南伯南侯倒屐迎。
念奴娇十一首 其一。清代。史承谦。浮搓难渡,盼迢迢一水,依然天末。一自秋来风浪稳,不信银河空阔。调黛星前,持箫月底,曾把相思说。夜阑清露,莫教吹上纤葛。容易人去瑶台,幽欢辜负,依旧肠千结。雨隔云疏频怅望,应是深盟虚设。红藕香残,黄花寒到,节候惊离别。寄声乌鹊桥成,休遣轻拆。
喜果慧禅师见访。明代。徐熥。多年居古洞,偶尔到王城。老益禅心定,贫谙世谛轻。空犹嫌有相,火久断无明。再拜求真偈,流传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