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绿茁儿拳,老红面百摺。诗坛更伏波,令我逢敌怯。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其五。宋代。魏了翁。稚绿茁儿拳,老红面百摺。诗坛更伏波,令我逢敌怯。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人惠方竹杖。宋代。张守。多病扶筇老自便,得君方竹更轻坚。平生正以方为累,拟付山僧任削圆。
赠过门道人。宋代。陆游。朝行市尘中,奔马不可及。暮涉清溪流,芒屦了不湿,岩扉一丹灶,山路两书笈。白驴可置掌,童子亦绝粒。邂逅安期生,电逝不暇揖。太华独嶷然,万仞道傍立。
寄李元叔。宋代。王洋。北台御史共推贫,饥走三吴几阅春。襦袴远闻歌政绩,江山应复助诗神。乡尊耆旧多遗事,地有神山得近邻。料得新篇满中箧,好分风月寄闲人。
杏殇(杏殇,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唐代。孟郊。冻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飞。惊霜莫翦春,翦春无光辉。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归。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夸。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踏地恐土痛,损彼芳树根。此诚天不知,翦弃我子孙。垂枝有千落,芳命无一存。谁谓生人家,春色不入门。冽冽霜杀春,枝枝疑纤刀。木心既零落,山窍空呼号。班班落地英,点点如明膏。始知天地间,万物皆不牢。哭此不成春,泪痕三四斑。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且无生生力,自有死死颜。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此儿自见灾,花发多不谐。穷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怀。声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病叟无子孙,独立犹束柴。霜似败红芳,剪啄十数双。参差呻细风,噞喁沸浅江。泣凝不可消,恨壮难自降。空遗旧日影,怨彼小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