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五大不在边,国家长虑初解弦。西南计臣授鈇钺,独以一手擎半天。
三边将士趋节制,百城吏民服威惠。载宣宽诏问无恙,扶藜往听翁颜喜。
我图尔土居未怡,室家仅葺风雨欺。波涛沄沄逐风靡,山色澹澹忧陵夷。
机空络纬那可织,徽穿虎豹畴能识。秦门夕燧虽平安,燕帐秋弓未休息。
翁颜且喜旧观还,尚恐世事愁无端。祝公为民久远虑,忧顾期使西南宽。
美官厚禄等閒耳,得君得时不易然。君不见富公在青州,多于中令廿四年。
王总领。宋代。魏了翁。古来五大不在边,国家长虑初解弦。西南计臣授鈇钺,独以一手擎半天。三边将士趋节制,百城吏民服威惠。载宣宽诏问无恙,扶藜往听翁颜喜。我图尔土居未怡,室家仅葺风雨欺。波涛沄沄逐风靡,山色澹澹忧陵夷。机空络纬那可织,徽穿虎豹畴能识。秦门夕燧虽平安,燕帐秋弓未休息。翁颜且喜旧观还,尚恐世事愁无端。祝公为民久远虑,忧顾期使西南宽。美官厚禄等閒耳,得君得时不易然。君不见富公在青州,多于中令廿四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病中秋夜。明代。李以麟。卧病茅檐下,秋风一夜清。离心生雁影,商意入蝉声。岁月时将暮,关河露欲凝。无情江上月,故故傍人明。
送钱司寇香树。清代。戴亨。年老怀知己,相逢每恨迟。可堪衰飒候,又是别离时。烟雨楼头月,銮江渡口诗。美人隔秋水,无计慰相思。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目。明代。陈淳。目所以司视,视正乃为明。非礼谨勿睹,睹之则为盲。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
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青玉案(新凉)。宋代。毛滂。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书壁四韵。宋代。沈长卿。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山寒多做雨,洞古不收云。夜宿听鸣麂,晨炊摘野芹。黄冠尤喜事,添炷石炉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