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鲛夜泣,柳庙鹤秋飞。
零露伤兰颖,凄风撼王徽。
焄蒿恍兮惚,精爽是邪非。
岂必存亡问,吾知全以归。
王宝谟挽诗。宋代。魏了翁。沪江鲛夜泣,柳庙鹤秋飞。零露伤兰颖,凄风撼王徽。焄蒿恍兮惚,精爽是邪非。岂必存亡问,吾知全以归。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临岐留别相知。唐代。李频。百岁竟何事,一身长远游。行行将近老,处处不离愁。世路多相取,权门不自投。难为此时别,欲别愿人留。
寄姑苏刘钦谟。明代。魏时敏。清贫终不厌,未老亦宜休。杨柳阊门晓,蒹葭震泽秋。园蔬乘雨种,林果带霜收。感慨应怀古,题诗上虎丘。
东窗小酌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乌帽翩仙白苧凉,东窗随事具杯觞。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藤叶成阴山鸟下,桧花满地蜜蜂忙。何人画得农家乐,咿轧缫车隔短墙。
郊行。宋代。陆游。山色扫石黛,江流涨麴尘。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
月中观梅。宋代。方岳。江南地暖得春早,老眼观梅堂草草。今冬最暖春最迟,忽忆诚斋南海藁。解道晴暄殊欠寒,城中未有梅花看。却入山深最寒处,雪照冰溪才一树。乃知山中人,不受人閒尘。宁使风饕雪虐寒到骨,转寒转有寒精神。荒崖之底,野水之滨。太虚为室天为邻,只有明月情相亲。一团不冰今夜月,一片不飞今岁雪。雪意自怕老夫寒,月意宁知老夫拙。呼上山来强索诗,一花两花春未知。南枝尽迟迟尽奇,槎牙不要东风吹。酣晴酿日付桃李,定自不肯君同时。举杯吞月和花嚼,月自寄胸花不觉。少焉花亦到胸中,各自去寻诗约莫。
临屏答娄季初先生赠诗。清代。陈忠平。初破冻云天尚低,缓招淑气下寒溪。我怜早雁传笺字,谁倩新梅带雪泥。无事端居彭蠡左,有时别梦夜郎西。诗情酿到春三月,共醉萍乡雨一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