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
粢盛虽芦德,霜露本怀亲。
於赫朝三后,无文秩百神。
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
邃幄留飚御,清坛堕月津。
衣冠汉仪旧,金石舜韶新。
受胙开宣室外,鸣钟降紫宸。
群阴先复旦,协气斗回春。
灵贶丛千祝,丰恩渗四垠。
惭非老辞笔,徒学颂尧人。
大飨明堂庆成诗。宋代。王珪。皇祐更秋律,明堂奉帝禋。粢盛虽芦德,霜露本怀亲。於赫朝三后,无文秩百神。九筵交玉幣,重屋近星辰。邃幄留飚御,清坛堕月津。衣冠汉仪旧,金石舜韶新。受胙开宣室外,鸣钟降紫宸。群阴先复旦,协气斗回春。灵贶丛千祝,丰恩渗四垠。惭非老辞笔,徒学颂尧人。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送别苏寺丞。宋代。张咏。公身多不定,何路慰飘离。莫以微言合,苦将幽思悲。山程朝醉少,雪屋夜眠迟。即问逢春约,芳菲折赠谁。
送柴先生之霍丘访朱调元。明代。何景明。客里黄金尽,天边逐岁华。寒灯具行李,早饭出山家。东路蘼芜满,西风杨柳斜。朱君旧相识,见尔惜生涯。
寄怀维扬诸子。清代。谭吉瑄。忆昔尝北征,挂席渡扬子。铁瓮城边王气收,三山明灭海云里。一夜西风入广陵,沸天歌地动芜城。千秋万载伤心地,明月高楼酒自倾。诸君意气动南国,甘泉山畔逢颜色。为歌长铗上君堂,感君倾盖开胸臆。高堂灭烛正留宾,燕歌赵舞欢无极。翠釜晶盘金叵罗,珠帘绮阁映微波。筵前未歇莲花舞,道傍忽听《骊驹》歌。骊驹不可驻,新知渐成故。杨柳落邗沟,佳人渺天路。江水东流北固高,冲风骇浪难飞渡。男儿三十未成名,今朝白眼向谁青。萋萋碧草江南陌,两度相思空月明。
夏日林以吉中丞过访梅庄。明代。郑岳。静对青山日转迟,多君枉驾话襟期。午炊送米城中至,露坐传杯月下移。数亩退耕閒旷地,十年归卧太平时。人生止足真堪乐,蜗角输嬴总不知。
乐郊陈渔台下柏林中结茅作小亭命曰幽素本懿臣刑部之书也谢且戏之。宋代。刘敞。结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素履宜独往,幽人欣宿心。炎辉翳羽盖,清吹和瑶琴。稍与事物远,忽如丘壑深。良无山水趣,安得契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