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追凉月生衣,红蕖静对丹桂枝。
凌波亭亭仙佩冷,弄香嫋嫋香风吹。
百忧身世得一笑,二妙风流此一时。
阑干独夜发深省,凭诗寄与心相知。
和敬步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园池对月即事之。宋代。王珪。小庭追凉月生衣,红蕖静对丹桂枝。凌波亭亭仙佩冷,弄香嫋嫋香风吹。百忧身世得一笑,二妙风流此一时。阑干独夜发深省,凭诗寄与心相知。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唐代。杨巨源。沈沈延阁抱丹墀,松色苔花颢露滋。爽气晓来青玉甃,薰风宿在翠花旗。方瞻御陌三条广,犹觉仙门一刻迟。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见柿树有感。宋代。张九成。兹山余初来,掩冉柿叶青。相去未三月,柿花亦已零。乃兹寻去路,累累满空庭。人生岂无情,眷眷不忍行。严霜八九月,百草不复荣。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寄语看园翁,勿使堕秋风。愿比樱桃春,置之大明宫。
待罪书馆无所自郊客有以尸素为谑者因成答咏。宋代。宋庠。本愧虚名类斗箕,更堪华阁玷缨緌。海边不觉飞凫少,天外宁知吓鼠饥。倦客风霜嗟右席,故巢烟雨老南枝。新年定有澄清劾,归守东冈固未迟。
酬郭光秀才。金朝。张行简。畴昔君来事已睽,岂知今我又羁栖。波臣傥不辞升斗,鹄卵终当遇鲁鸡。
再次槎字韵述怀。元代。叶颙。形容枯似饱霜槎,身老空山处士家。一径梅香云满地,半窗花影月笼纱。常穿谢氏登山屐,惯设孙郎饷客瓜。离乱固非畴昔比,池塘难得为官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