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班班拂晓除,新禽格砾静相呼。
眼窥夜卷千花碧,肺渴春盘几露珠。
只见楼头飘落絮,不知门外长青芜。
玉阶未放金书榜,谁识秦关旧弃繻
较艺书事再呈永叔并同院诸公。宋代。王珪。小雨班班拂晓除,新禽格砾静相呼。眼窥夜卷千花碧,肺渴春盘几露珠。只见楼头飘落絮,不知门外长青芜。玉阶未放金书榜,谁识秦关旧弃繻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洪岩山六题 其三 仙人台。宋代。王辅世。任峻我须上,更高人亦行。神仙虽已往,咫尺是蓬瀛。
冰雪庵为衡岳北山上人赋。元代。张翥。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龛一衲足容身。禅林出定云生室,诗境行吟清入神。瓶水不凝霞气暖,石门长埽虎蹄新。只应煨芋烧茶外,乞火时时到寺邻。
王孝子刲股。元代。吴当。孝子有异行,世情生叹嗟。炉香通夜白,股血启晨霞。儿体应无恙,亲年幸有涯。殷勤鄠人对,直道正奇邪。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宋代。惠洪。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送任大中。宋代。李觏。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西施作老婢,南郭逞新声。命合生来困,诗应没后名。旅游何所得,赤日又徒行。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 其二。元代。揭傒斯。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