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寄公辟。宋代。王珪。念昔都门手一携,春禽争向苧萝啼。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玉盏照东西。何时得遂遍舟去,雪棹同君访剡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翠微寺。清代。赵国华。石径萧萧里,钟楼落翠微。暗泉穿竹出,薄雨入松稀。山鸟吟黄叶,秋僧补衲衣。从来清旷境,未觉此心违。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 其三。明代。罗洪先。短棹归来月满川,洞云多在水声边。悔将白日淹尘土,坐对青松阅岁年。
读黄寺丞十月十三日寄原甫诗因同作。宋代。刘攽。寒日流短明,凉风起秋色。嗷嗷雁晨翔,悄悄蛩夜织。节物悲旅人,天地亦行客。心事已如翁,但知头未白。黄公青云气,畴昔振六翮。成纪独不侯,长沙尝远谪。卖瓜青门外,种豆南山侧。浩歌写穷愁,我预闻损益。外事来无涯,开口笑不得。惟当林下游,相存度阡陌。
尉氏五题 其二 三亭岗。宋代。黄裳。相得语未究,相知心已陈。喜生岗上夜,痛定箦中身。兴废自王郑,恩酬生魏秦。满怀机变学,岂谓有燕人。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 其五。宋代。周紫芝。愁多应怪独醒人,心事全凭曲米春。醉后逢花堪一笑,狂来曳杖却成真。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 其二。宋代。李复。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叩舷发吴歌,荡漾无时休。朝戏朱坡下,暮宿青岭头。胜事或有得,随意终日留。往年思此乐,屡叹来无由。今我方求田,意欲营东畴。兹计傥能就,遂免卒岁忧。身随鸥泛泛,心逐鱼悠悠。南舍与北邻,杖策步可投。更祈旸雨时,禾稌常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