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亭是昔人非,忍读羊公堕泪碑。
回首山翁花下处,凄凄芳草晚风悲。
岘山亭。宋代。易士达。岘山亭是昔人非,忍读羊公堕泪碑。回首山翁花下处,凄凄芳草晚风悲。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易士达。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题方家峪刘寺山门。宋代。顾逢。洒墨起云端,神威耸众观。直疑鲜甲动,相对骨毛寒。瞠目真如活,腾空似不难。传闻风雨夜,雷电绕阑干。
送郡守张君柩还书感。明代。顾清。客路心知有往还,驿亭回首一酸颜。孤云去鸟重江外,炎日凄风两月间。名与赤诚流白简,身将朱绂葬青山。相逢且莫深惆怅,犹胜高凉不赐环。
鸳鸯湖棹歌 之一。清代。朱彝尊。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九日同郁大夫白子泛舟石湖登高四首 其四。明代。黄省曾。转岸回溪近五湖,烟霞驱向碧流铺。綵云未化淹歌舞,争道高阳旧酒徒。
车中酬唱录 其三。近现代。陈仁德。长空星影自寥寥,难得联吟过此宵。路转忽惊灯火近,轻车飞越灞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