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
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次韵林仲和筠庄。宋代。李弥逊。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谢士烈送柴。唐代。王翰。三年为客住梁园,两眼昏眵雪满颠。诗好每教高士许,家贫多得故人怜。驱寒但恨樽无酒,借煖今欣灶有烟。惭愧题书问馀用,欲求刍豆苦无钱。
广州朱提举以欧桢白虞部书及诗至却寄。明代。王世贞。客星三载出姑苏,翘首南云思转孤。忽尔羊城逢使者,顿然鲛浦至明珠。篇章意气差强在,齿发神明可系无。君道丹砂勾漏好,倘能分贶及凡夫。
盆荷二首 其二。宋代。程颢。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
次韵子瞻将之吴兴赠孙莘老。宋代。苏辙。宦游莫向长城窟,冬冰折胶弦亦绝。吴中腊月百事便,蟹煮黄金鲈?会雪。京城旧友一分散,近忆吴兴须满颊。世事反复如翻飞,今日共鲧前益垂。畏人但恐去不远,适意未觉归来迟。借问校雠天禄阁,何如江海同游嬉。
昙花图 其二。清代。柏谦。一帆飘渺驾长川,留取奇花入画妍。却笑君房浮海去,不传芝草长琼田。
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宋代。黄庭坚。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