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水调歌头 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宋代。李弥逊。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踏莎行 题何叙甫手写诗卷。近现代。陈方恪。海国秋光,山城夜雨。梦回重理闲羁绪。狂踪收拾到丹青,关河历历消魂处。盾墨龙香,弓衣绣虎。尊前笑赌旗亭句。沧桑影里著斯人,扶节白首春风路。
再和十首 其六。宋代。刘克庄。徙倚溪亭惜坠芳,恨无异域返魂香。残枝并恐风吹去,插在金瓶置坐傍。
贫居作 其七。清代。屈大均。久已安农圃,能将五谷分。雕胡谢家饭,大布孟卿裙。月冷光难见,松高响易闻。萧然人事外,不义一浮云。
点绛唇(和吴见山韵)。宋代。吴文英。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踏莎行。近现代。吕碧城。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送缁生兄赴黔。清代。严永华。聚首既云乐,肯复分两地。今朝忽临歧,此别殊非意。忆我垂髫年,曾向绛帷侍。三月坐春风,居然动诗思。擘笺送君行,耽吟自此始。君生有夙慧,笔挟风云气。抟扶期直上,胡为艰一第。科名不在文,我早识此义。先君虽久宦,为政称廉吏。身后竟萧然,至遗慈母累。饥来驱君行,出门一挥泪。黔中君旧游,云天有高谊。使君况友善,愿拜麦舟赐。炎飙正酷烈,珍重慎寝馈。计程无一月,尺书勤寄慰。沿途揽名胜,佳句收灵异。境穷诗益工,斯言良可味。相顾增太息,会难别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