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高荷与砌平,暂回眼白为君表。
哦诗太瘦真成癖,对酒清狂不碍醒。
健笔纵横那可继,醉歌悲壮亦堪听。
如何借得南烹手,更捣香枨为荐腥。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宋代。李弥逊。秋后高荷与砌平,暂回眼白为君表。哦诗太瘦真成癖,对酒清狂不碍醒。健笔纵横那可继,醉歌悲壮亦堪听。如何借得南烹手,更捣香枨为荐腥。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唐代。李商隐。饥乌翻树晚鸡啼,泣过秋原没马泥。二纪征南恩与旧,此时丹旐玉山西。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四。清代。林旭。客窗共咏枇杷树,风味依依故可思。此后诗成驰急足,便令辟重也嫌迟。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宋代。梅尧臣。饮余晨露吸余风,噪遍高枝为俗聋。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巨浸诗。元代。吕诚。庚午七月之初吉,断虹挟雨蔽西日。石尤声撼天为昏,飓母驱车走沙石。鲸跳鲲掷地轴翻,阳烁阴凝鬼神泣。银涛驾空山岳摧,转眼奔流浸扉壁。三江弥漫灭无口,孤城漭漭天一碧。衰年疲薾动兢畏,变貌斋心戒夕惕。忆昔前年大鱼入,三洲漂荡海水立。近者侧闻复罹此,海湾流尸头濈々。岸塌沙沉绝往来,塍断瀼深苗不实。呜呼!上天震怒岂无由,谁其尸之复谁诘?
无俗念 喜翁山移家白门。清代。龚翔麟。罗浮道士,忽携家、直傍秦淮卜宅。绿齿年来应踏碎,倦向天涯为客。选得閒房,青溪柳外,偕隐荷衣襞。蛮烟瘴雨,岭梅何处消息。犹记通潞亭阴,红莲小幕,曾伴朱龄石。最爱九歌诗句好,酒后长吟近律。泛梗谁期,逢迎恰在,桃叶秋江北。柴门定对,蒋山朝暮凝碧。
怀古再用前韵三首 其三。明代。谢元汴。若论文章事,小巫或大巫。吟诗贾岛瘦,咏树庾山枯。潋潋河流缓,离离竹影敷。白烟空一抹,藜莠弥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