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真须尽百杯,异乡怀抱酒边开。
田园几日能归去,轩冕浮云亦傥来。
交态与谁论淡水,宦情空自学寒灰。
何如席上张公子,白雪辞兼郢客来。
次韵通判张静之郎中席上对客。宋代。强至。一饮真须尽百杯,异乡怀抱酒边开。田园几日能归去,轩冕浮云亦傥来。交态与谁论淡水,宦情空自学寒灰。何如席上张公子,白雪辞兼郢客来。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梁楷画雪寒游骑图。宋代。戴表元。耸脰攒蹄一驻鞍,毡衣韦帽白漫漫。祗应田舍骑牛者,无此风沙踏雪寒。
为黄明府题海会图。明代。黎民表。龙眠居士还痴绝,不羡吴生老擅场。幻出如来金粟影,移将龙树水晶房。衣裳下拂天人石,草木同沾佛国香。京洛风尘空对画,岂知禅客倦津梁。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唐代。白居易。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游春。宋代。张玉娘。护槛花浓梦欲攲,五更清露锁寒扉。明朝恐负寻芳约,拂晓平瞻霁影依。贴翠自怜羞舞镜,送春无奈听啼规。金莲破藓留芳迹,梨萼翻风作雪飞。沙上晴凫窥浅渚,松边黄蝶绕疏篱。催吟片雨云俱黑,狂絮欺人故点衣。心事肯随流水尽,新愁不与酒尊宜。青梅已结梢头实,驿使难传陇外枝。笑折野花轻插鬓,却嫌溪柳妒修眉。因过竹院参禅意,觅得云林旧日诗。听彻游郎歌古调,停看渔父下苔矶。紫山迢递行应好,苍磴萦回出每迟。罗袖翩翩香气满,绿阴冉冉鸟声微。等閒无限伤春思,芳草天涯肠断时。
春日山行三首 其三。明代。王鏊。竹杖芒鞋触处轻,煖风迟日近清明。天公似识游人意,特借春来几日晴。